辞职后三个月,目前还没找到工作。
我记得我最长的纪录是半年,6个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,每天窝在家里,每天捧着一本《人性的弱点》看着。
当时心里很慌,但不想让家人担心,每天依然保持工作时的作息,做做饭,打扫打扫卫生,再看看书,了解了解热点新闻。
待业是很考验心态的,因为长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,人就开始慌了,就很容易将就,会想着要不就先随便找一份工作过渡过渡几个月。
可有时候,一些意外的事情,就会打乱你的计划,让过渡变成一年甚至三年的长期工作。疫情那几年的经历,在告诉我们,轻易不要离职,如果真的要离职,一定要找好下家,再辞职。
除此之外呢,家里人也会关心你找到工作了没有。虽然是关心,可在当事人心里就觉得有点委屈。
如果你经历过每天的问候,你可能会跟我一样,想要去逃避他们,甚至中午和晚上都不想在家待着。不想背负那份期望,内心却满怀愧疚的活着。
八月份的时候,准备考证,带着学习资料到县里的图书馆坐坐。明明是工作日,却也坐满了好多人,看起来也是座无虚席的样子。(成人阅读区,一张桌子坐着一个人。)
因为我来的次数比较多,发现好多人蛮奇怪,也不看书,带着水杯,坐那儿,玩着手机就是一整天。
后续又观察了几天,突然心中有所悟,这就是在“图书馆上班”吧。
估摸着也是失业的人,或许是没告诉家里人,自己处于失业状态。大夏天的又没地方可去,也只有来图书馆这样开着空调的地方消磨时间了吧。
焦虑,对失业的人来说是很正常的现象,大家都会焦虑的。
打工挣钱作为唯一的收入来源,一旦这个源头断掉,没有进项,每天都只看到出,特别是还有一家老小等着你养,就愈发的焦虑。
所以,有些人会去搞副业,似乎也不无道理。哪怕哪天突然失业,收入虽然减少大半,但至少靠副业也还能支撑很长一段时间。
此外,如果哪天副业收入超过主业,甚至还能由此开始创业,从而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呢。
被裁员或者主动辞职后,心态一定要放平,想明白自己的目标和需求,再去寻找合适自己的工作。
盲目将就除了会打乱你的职业规划,也会导致你的能力和工作不适配,要么蹉跎岁月,要么压力山大。
就目前高失业率的大环境下,很多人都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。
与其焦虑,不如就当作假期,给自己充充电,顺便开拓一下兴趣爱好,搞搞副业之类的。
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,不要觉得等待是浪费时间,每一次煎熬都是对心智的一次考验。
承认自己的不足,并且理解自身的缺陷,也是我们迈向成熟,走向成功的契机和表现。
就像那句话说的,“失败乃成功之母”。只要你坚持下去,继续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,成功终将属于你。
就算待业的时候像他们一样到图书馆“上班”,也只是过渡阶段,磨练自己的耐心和毅力。
相信我,忍受这段时间的煎熬并不容易,但你能做到。只要坚信自己的能力和努力,你的未来将会更加光明!